新中国成立后,有一位开国中将曾国华云南炒股配资,曾回乡探亲。让人感到惊讶的是,他的九旬老父竟一度认不出他,甚至直言:“长官,你找谁?”那么,曾国华究竟是谁?又有着怎样的传奇故事呢?
1950年,曾国华离开家乡整整24年后,终于回到了五华县。他带着沉甸甸的礼品,满怀激动地来到自己久违的小院前。回忆中的院子已经破旧,曾国华敲了敲门。很快,一位年迈的老人走了出来。看到门前这位身着军装、神情严肃的长官,老人不禁问道:“长官,你找谁?”
没想到,这位“长官”突然跪倒在地,泪如雨下,激动地喊道:“爹,我回来了!”老人吃惊地盯着眼前的这位大干部,渐渐地,他开始辨认出这个身影。眼前这个泪流满面的“长官”,竟然和自己的老十曾国华如出一辙。老人连忙上前,颤抖着问:“你是我家老十?”
展开剩余79%时光飞逝,曾国华年幼时离家,乡音早已消散,容颜也不再年轻。然而,看到眼前的老父亲,曾国华忍不住泪如泉涌:“爹,是我!儿子不孝,竟然这么多年才回来看您!”
原来,曾国华的父亲,曾文山已经有二十多年没见到儿子了。多年来音信全无,曾文山甚至一度以为儿子已经死于战场。眼看儿子终于回来了,老人眼含热泪,激动地说:“活着就好,活着就好!”
这就是曾国华,这位有着传奇经历的开国中将。那么,他的故事究竟是怎样的呢?
曾国华的童年并不幸福。他的父亲曾文山是一位商会财务,虽然工作体面,但家里人口多,养活十二个孩子是个沉重的负担。年幼的曾国华排行第十,家里日子过得捉襟见肘。在他三岁时,吕官臣夫妻来到了曾家。原来,这对夫妻没有孩子,得知曾家人丁兴旺,便打算收养曾国华。于是,年幼的曾国华便被送往吕家。
最初,养父母对曾国华还算不错,但几年后,他们有了自己的亲生儿子。此时,曾国华在家中的地位急剧下滑。养父母对他越来越苛刻,甚至常常打骂他,生活变得异常艰苦。看到这一切,曾文山心疼儿子,便决定将他接回家,尽管家中条件依然艰难。可是,吕家却不愿意放人,坚持让曾国华留在家里为他们做苦力。
不久后,吕家的亲生儿子因病去世,这对夫妻将所有的怒气发泄在曾国华身上,对他更加虐待。14岁的曾国华终于忍无可忍,决定离开。他偷偷回家,拜别父母后,与几个伙伴一起参军。
曾国华加入了国民革命军,开始了自己的军事生涯。后来,因对国民党部队的种种腐败行为不满,曾国华投身于红军。在红军中,他凭借过人的勇气与智慧,迅速成长为一位卓越的指挥官。长征期间,曾国华随军北上,经历了无数生死战斗,立下了赫赫战功。
尤其是在东征的黄河渡河战役中,曾国华带领突击队勇敢渡过黄河,面对敌人的猛烈攻击,依然坚定前行,最终成功突破敌线,极大地鼓舞了红军士气。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,曾国华参与了许多抗日战役,并且屡建战功。特别是在平型关的战斗中,他指挥部队打败了日本军队,粉碎了“日军无敌”的神话。
抗战胜利后,曾国华继续奋战在解放战争的最前线。他在多次战役中表现突出,最终获得了开国中将的荣誉。
新中国成立后,曾国华被任命为第13兵团参谋长,并在1950年调任广州,开始了新的工作。在处理完工作事宜后,他终于回到了久别的故乡。这一次,他和父亲终于团聚,父亲的心头挂着的唯一心愿就是:“活着就好!”
尽管曾国华很快便返回了部队,但他并没有忘记家人,最终将父亲接到身边共同生活。
曾国华的一生,堪称传奇。他先后参与过国民革命军、红军和解放战争云南炒股配资,在中国的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。虽然他经历了无数的战争与磨难,但他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信仰与理想,最终成就了伟大的一生。
发布于:天津市富牛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